嘉晟:引領海西物流供應鏈發展潮流
發布于:2010/12/20 來源:上海物流網 點擊次數: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是喚醒中國政府部門,包括企業市場戰斗力的苦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對本報記者說,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了較大沖擊,物流業作為重要的服務產業,也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2009年3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他認為,制定實施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不僅是促進物流業自身平穩較快發展和產業調整升級的需要,也是服務和支撐其他產業的調整與發展、擴大消費和吸收就業的需要,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采訪中,李冬敏把海西與中國三大經濟圈作對比:海西經濟總量只有珠三角的50%多一點,僅為長三角的25%。珠三角由于開放較早,毗鄰香港,市場化程度較高,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催生了華為、中興等電子“巨頭”;長三角工業基礎雄厚,國際化程度較高,衍生了寶鋼、上海大眾等行業翹楚;京津地區總部經濟特征明顯,集聚了央企、世界500強等大企業,有中石化、中移動這樣的巨無霸。精英企業的背后,是完善的相適應的流通配套服務:珠三角便有怡亞通、飛馬這樣的供應鏈綜合管理服務商,為產業發展提供公共服務平臺;長三角有了新寧物流、澳洋順昌、保稅科技這樣的物流和供應鏈新經濟模式,區域經濟展現出勃勃生機。
李冬敏認為,海西處于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夾縫之間,呈現出以民營經濟為主、中小企業為主、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特征。缺乏能與三大經濟圈媲美的龍頭企業,缺乏具有影響力的供應鏈公共服務商。
大型供應鏈企業將會帶動港口、物流、貿易的發展,甚至會帶來生產方式的變革。促進大型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就可以帶動上下游幾百上千家企業的發展,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打造供應鏈核心企業,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已經成為一些地區的發展戰略。像深圳等地政府正集中資源支持大型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包括政策扶持、土地供應、推動企業上市等。
【上海物流公司】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