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三亞專線,凌翰物流為你提供優質高效的第三方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做至零時差,服務為主,讓您真正享受自家車感受,作為回報,我們會得至不斷提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合理的利潤。
物聯網與知識產權保護
物聯網被提出后不久就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陣研究熱潮。我國中科院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奧巴馬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 -
到美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轟動。物聯網研究是世界上各國都在積極研究的未來信息技術,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我國是標準主導國之一,專利擁有量高。在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之前,新技術的產生和應用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在經濟發展社會,科技引領時代,做好物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于我國政府實施未來國家戰略顯得特別重要。
一.我國物聯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1世紀是一個以網絡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時代。數字化、網絡化與信息化、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的時代特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物聯網的概念。“物聯網”確切的定義,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物聯網自誕生時就顯示了其在信息化時代的潛力。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會議提出了,“傳感網是下一個世紀人類面臨的又一個發展機遇”。2003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絡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隨著物聯網研究的深入,世界上一些主要國家已經意識到物聯網未來應用的潛力。
2009年1月28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2009年2月24日,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錢大群在2009IBM論壇上公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美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轟動。
理論界有一條定律即每隔十五年世界會發生一次大的信息革命。1965年前后發生的變革以大型機為標志,1980年前后以個人計算機的普及為標志,而1995年前后則發生了互聯網革命。每一次這樣的技術變革都引起企業間、產業間甚至國家間競爭格局的重大動蕩和變化。而互聯網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戰略所催熟。20世紀90年代,美國克林頓政府計劃用20年時間,耗資2000億-4000億美元,建設美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戰略被不少美國人認為與當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被他們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該戰略能否掀起如當年互聯網革命一樣的科技和經濟浪潮,不僅為美國關注,更為世界所關注。
過去在中國,物聯網被稱之為傳感網。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適用的傳感網。業內專家表示,物聯網把我們的生活擬人化了,萬物成了人的同類。我國在物聯網發展方面起步較早,技術和標準發展與國際基本同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都對物聯網產業給予了較多的支持,《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在重大專項、優先主題、前沿技術三個層面均列入傳感網的內容,正在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也將無線傳感網作為主要方向之一,對若干關鍵技術領域與重要應用領域給予支持。
我國在傳感器、通信、網絡等方面擁有眾多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專利,與國外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我國物聯網研究沒有盲目跟從國外,而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和應用需求,開展物聯網基礎標準體系、關鍵技術、應用開發、系統集成和測試評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以應用為牽引的特色發展路線,在技術、標準、產業及應用與服務等方面,接近國際水平,使我國在該領域占領價值鏈高端成為可能。
在標準方面,2007年,我國領先于國際啟動傳感網標準化制定工作。2008年,首屆ISO/IEC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大會在我國舉辦。第2次會議上,我國代表ISO/IEC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向上級做總體報告,提出了傳感網體系架構、標準體系、演進路線、協同架構等代表傳感網發展方向的頂層設計,并獲得了標準組成員國的認可。我國已成為國際傳感網標準化的四大主導國(中國、美國、韓國、德國)之一,在制定國際標準中享有重要話語權。
在專利方面,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專利數據庫和德溫特世界專利數據庫資料的統計,截至2008年底,國內申請的關于傳感網的專利數是378件,基礎和核心專利分別是10項和211項,分別占整個比重的2.6%和55.8%,而外圍專利為157項,占整個比重的41.5%。[1]我國物聯網領域的專利分布狀況與國外情況類似。為了提高我國物聯網研究的核心競爭力,避免知識產權問題成為傳感網、物聯網研究發展的瓶頸,標準、核心技術及產品開發迫在眉睫。
在技術方面,自1999年起,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高校和部分企業在傳感網、物聯網的許多技術領域已開展科學研究、產業化攻關,支持了從傳感器、信號傳輸、信息處理、系統集成和示范應用等多方面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在一些關鍵技術上實現了突破。
在應用發展方面,物聯網已在我國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環境監測、智能電網、農業等行業得到初步規模性應用,部分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如智能交通中的磁敏傳感節點已布設在美國舊金山的公路上;中高速圖傳傳感網設備銷往歐洲,并已安裝于警用直升機;周界防入侵系統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面向個人用戶的應用已初步展開,如中科院與中移動集團已率先開展緊密合作,圍繞物聯網與3G的TD蜂窩系統兩網融合的三步走路線,積極推動物物互聯的新業務,尋求3G業務的全新突破。
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和高新技術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完成于八十年代。1990年11月,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中,達成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草案,它標志著保護知識產權的新的國際標準的形成。
針對知識產權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時間較短,公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比較薄弱等情況,大力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宣傳教育,并加速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員的培訓。在中國各地,近年來運用法律武器解決知識產權糾紛的現象增多,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全社會知識產權法律意識的增強和知識產權知識的普及。為了加速培養知識產權方面的人才,中國政府還同有關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組織有關人員出國考察學習、參加各種培訓班和研討會。中國已逐步形成包括第二學位、碩士生、博士生的培養知識產權領域專業人才的教育體制,一批批知識產權專業化人才正在向社會不斷地輸送。
物聯網將開啟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對此,許多發達國家已將專利戰略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日本政府即制定了“知識產權立國”的國策,取代先前“技術立國”的定位;美國政府也出臺了21世紀專利發展綱要,建立以市場為驅動的知識產權制度。這些政策都對物聯網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隨著物聯網等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知識產權在高技術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在高技術產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高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資產結構,使原先居于主導地位的廠房、機器、原材料等有形資產在資產結構中已退居其次,而相應的專利技術、商業秘密、版權等知識產權類資產對產業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知識產權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已經占高新技術企業的很大比重。
中國目前正從制造大國向技術大國過渡,但是這顯然還不夠,還應當向創新強國和知識產權強國邁進。中國企業在專利上,可謂教訓深刻。中國的DVD產量曾占全球市場的80%,但在專利戰下,每出口一臺VCD、DVD要交納專利金12美金,中國品牌在海外曾一度淪為掙取血汗口糧、依賴資源和環境透支的國際DVD代工商。據統計,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占大約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3]對于我國物聯網已取得的技術和過去的歷史經驗表明,現在社會不僅僅掌握技術,更重要的是掌握自己的知識產權。例如,中草藥本是我國的強項,現在卻有900多個由我國研發并完善的中草藥項目被外國公司申請了專利,在每年上百億元的中草藥專利許可貿易中,我國不僅拿不到專利費,還不能向擁有這些專利的外企所在國家出口這類專利產品。[4]
中國應該利用物聯網發展優勢,爭取早日在全球范圍內以知識產權支撐中國物聯網全球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完善,可以有力地促進高技術產業的健康發展。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的自然權利學說(又稱財產權勞動學說),每個人對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種所有權,那么他的身體所從事的勞動和他的雙手所進行的工作,應當屬于他,其他任何人則沒有這種權利。根據這一理論,作為智力勞動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形成是必然的。的確,正如法國年鑒學派代表人物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所說,"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外化(通過從勞動動作到工具和從思維到有聲語言的轉化,人補充和強化自己的生理機能)使勞動與具體的個人相脫離,并成為可以轉移、交換和積累的客體。"而且歷史地看,對知識界定以一定產權的法律制度在人類文明進程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對于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而言,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有其深遠的意義。
首先,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可以激勵高技術產業中的技術創新。產權交易所形成的激勵功能是通過利益機制來實現的。由于高技術所具有高回報、高效益的特點,自然可以激勵企業的技術創新(高投入、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等)。而更深層次的,由于高技術所具有的尖端或復雜技術的特征,往往需要多學科的交流與合作,正所謂“科學進步有賴于科學思想的有效交流”[18];而產權明晰又是這種“有效交流”的前提。著名經濟學家阿瑟·劉易斯(W. Arthur Lewis,1915年- )就明確指出,“專利制度在這一階段的優點是,它不僅保護專利的所有者,而且鼓勵他公開他的發明,從而維護科學概念的自由交流。”因此,高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也有賴于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提供保障。
其次,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促進高技術成果的轉化。“無論在什么地方存在著進步或進步的可能性,幾乎都是由于科學的應用。”科技的應用是一個經濟的過程,其主要特征是“涉及與那些控制著生產要素的人達成協議,引導他們自己或允許別人把他們的資源應用于經濟目的”。而經濟過程則主要是通過市場來完成的。在這里,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通過市場在以下三個方面促進了高技術的轉化:(1)使高技術成果有明確的市場主體;(2)高技術有利的市場地位誘發了科研成果的應用;(3)促進科研--開發--應用一體化的形成。
最后,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創造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這里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因高技術所具備的復雜性、前沿性特征,往往會引發一些現有法律體系所不能解決的社會問題,相應的知識產權制度必須不斷地完善。另一方面,必須具備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才有可能引進國外先進的高技術,從而使我們的高技術產業能夠屹立于世界強者之林。在法律制度與觀念層面上,必須對民族產業保護問題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雖然觀念從來不被作為進口項目,但法律條文與制度的滲透卻很類似于貿易商品的進口。進口可能損害民族經濟,但是,在評價這種不平衡時還要與閉關自守很可能帶來的匱乏相比照,況且這種不平衡還可能是臨時性的。”
三.展望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和對中國技術革命的影響
物聯網產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來龐大的產業集群效應。據保守估計,傳感技術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重要區域防入侵、環保、電力安全、平安家居、健康監測等諸多領域的市場規模均超過百億甚至千億。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物物互聯業務與現有人人互聯業務之比將達到30: 1,物聯網產業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美國《福布斯》雜志評論未來的物聯網將比現有的Internet大得多,市場前景將遠遠超過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等市場。
國際范圍內物聯網知識產權的進展也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物聯網產業發展仍處于導入期。截至到2008年年底,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專利數據庫和德溫特世界專利數據庫資料的統計,國外關于傳感網的專利數1126件。從專利分布情況來看,在申報的1126項專利中,基礎和核心專利分別只有15項和503項,分別占整個比重的1%和45%,而外圍專利達到了608項,占整個比重的54%,基礎專利和核心專利所占比重較小,其基本狀況符合物聯網是新興的通信應用網絡以及物聯網產業化還處于剛剛興起的階段這一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對物聯網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內容。美國將微納傳感技術列為在經濟繁榮和國防安全兩方面至關重要的技術,以物聯網應用為核心的“智慧地球”計劃也得到了奧巴馬政府的積極回應和支持,其經濟刺激方案將投資110億美元用于智能電網及相關項目;歐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蓋標準化、研究項目、試點工程、管理機制和國際對話在內的十四點行動計劃。日本的U-Japan計劃將物聯網作為四項重點戰略之一。韓國的IT839戰略將泛在物聯網USN作為三大基礎建設之一,其中的U-Life計劃的目標更是要在2014年建成松島泛在城市,投資約250億美元。同時還有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計劃、臺灣的U-Taiwan計劃等都將物聯網作為當前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
經過過去幾年的技術和市場的培育,物聯網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它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同時也給IT和通信帶來了廣闊的新市場。
在物聯網產生之前,IT和人類基礎設施開啟智能化之路,都為物聯網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IT能力在1980年以前,一直局限在主機和后臺計算中心,在80年代之后,逐步從后臺移向前臺和桌面,支撐作業處理和分析能力,由此,PC和局域網應運而生。之后,隨著互聯網的出現,IT能力從桌面擴展到支撐價值鏈和商業合作伙伴,支撐著服務和協調。2000年后,智能設備的不斷涌現使得IT能力從對人的支撐擴展到對物體的支撐,實現了物體之間的通信和協作,物聯網在此初見端倪。
而人類的基礎設施的演進路線也極其相似。90年代以前,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僅停留在建造鋼筋混凝土的基礎設施階段。90年代以后,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移向國家信息基礎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基礎建設成為了國家發展政策的重點和產業發展的基礎。2000年后,隨著技術和市場的成熟,實物基礎建設和信息基礎建設逐步融合,使得世界基礎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智能城市的建立不再是紙上談兵,并日益向全面協作、相互關聯和智能化發展,物聯網隨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數據中心,個人電腦、寬帶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芯片、寬帶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運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目前,計算機和手持設備是IT的主體,而數量規模龐大的生活消費品,包括車輛、家電及其他生活實物用品將在未來從各個維度從后臺支撐人類的IT需求。研究機構iDate估計,“全球將有1億9千萬的機器設備將于2012年通過物聯網進行連接和共享信息”。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到2020年,物物互聯業務與現有的人人互聯業務之比將達到30∶1,下一個萬億級的通信業務將是物物互聯。根據預測,到2035年前后,我國的傳感網終端將達到數千億個;到2050年,傳感器將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物聯網中智能設備的規模效應。 |